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

    来源:
    新华网

    系列广播剧第126期: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?这是渔民的真实写照

    2019-08-18 11:50:53 来源: 新华网

    遥看白洋水,帆开远树丛。

    流平波不动,翠色满湖中。

      大家好,欢迎收听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第126期。白洋淀的传说和故事非常多,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下丝网捕鱼的故事。

      来白洋淀观赏美景的同时,处处都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。乘船游览,偶看鱼鹰凫水,渔歌互答;闲看渔船徜徉于碧波之上,渔民撒网捕捞,桨声欸乃、锦鳞入舱。

    在白洋淀出行离不开船。

      白洋淀水多,甚至有的村庄四面或三面环水,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,捕鱼则是他们谋生的方法。

      在白洋淀,有一种捕鱼方式叫下丝网。当地人说,大淀头村的女人最会织这种丝网,村子的男人也个个都是捕鱼能手。

    白洋淀的捕鱼方式非常多。

      俗话说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。好多人以为这是数落懒汉,其实,这句话就是白洋淀渔民捕鱼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听老人讲,早先织渔网大多是丝织品或棉麻制品。但这种材质的渔网没有河水的味道,让鱼儿心生警惕,长期浸泡在水里还会沤烂,变得不耐用。这可怎么办?渔民们会想招儿!他们把猪血、膘胶等物上锅熬成网糊,糊在渔网上养护渔网,也让渔网有了像河水一样的腥味,捕起鱼来事半功倍。每次捕鱼后,渔民都得择网,把鱼撞破的窟窿标上记号,晒网时再补上。

    捕鱼曾是白洋淀人的主要谋生方法。

      渔网不晒就不耐用,而且还得织补窟窿,这么说起来还真就是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呢!

      下期预告

      “无鱼不成席”,用这句谚语来表达白洋淀人对鱼的喜爱是再合适不过了。白洋淀水多,鱼也多,这里的人们自然是不愁鱼吃,而且还吃得很讲究。下期的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,为您说说白洋淀人怎么吃鲤鱼。

      关于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

      白洋淀是河北名片之一,古有“北地西湖”之称,今有“华北明珠”之誉。自古以来,发生在白洋淀的传说故事很多,而且非常精彩。新华网、新华社河北分社、河北省网信办、河北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,以广播和漫画的形式,带您穿越美丽神秘的白洋淀,领略魅力燕赵。

      好故事仍在继续,敬请收听!

    责任编辑: 李志强
    关键词:
    +1
   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,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代表我网立场